过去,很多企业在支付灵活用工费用时,并未将发票管理作为重点,尤其是临时用工、推广佣金、兼职报酬等支出,往往以转账打款或现金支付了事。虽然业务真实发生,但由于无法取得合规发票,导致支出无法入账、无法抵扣税费、无法税前列支,成为财务和税务管理中的“隐形漏洞”。
如今,这一现象将难以继续。2025年起,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管理规定》正式落地,灵活用工相关支出全面纳入监管范围,企业如果仍存在“无票支付”的情况,将面临被稽查、补税甚至处罚的严重后果。
一、企业灵活用工支出为何容易“无票”?
灵活用工是指企业根据用工需求,与个体劳动者或服务提供者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。这类用工具有高频、短期、非固定等特点,常见于:
电商主播带货提成;
兼职人员劳务费;
市场推广活动奖励;
项目临时合作人员酬劳。
由于合作对象多为自然人或个体户,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能力,企业很难取得合规票据。结果是:
财务入账难,账目不完整;
增值税无法抵扣,成本上升;
企业所得税税前无法扣除,利润虚高;
审计、融资、税务检查时缺乏依据,风险极高。
二、涉税新规实施,漏洞将无所遁形
根据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管理规定》,所有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结算中涉及到个人或企业收款的信息,必须定期向税务机关报送,包括但不限于:
实名身份信息;
付款时间与金额;
发票开具与否;
个税代扣代缴情况;
收款方的纳税状态。
这意味着,只要企业通过平台发起结算行为,税务机关就能“看得见”每一笔付款,识别出是否合规、是否报税、是否有发票。
以前“账外操作”“现金结算”“代开发票”的做法将彻底失效,税务漏洞将无所遁形。
三、企业如何应对灵活用工支出的发票合规问题?
1. 通过合规平台结算,确保发票真实有效
企业可借助合规的灵活用工平台进行结算,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代开增值税发票,确保每笔费用都能“有票可报”。
2. 实现业务、发票、税务“三流一致”
包括任务记录、付款凭证、发票信息、纳税记录等应一一对应,便于入账报销和税务检查。
3. 自动代扣个税与增值税申报,降低企业风险
合规平台可在发薪时直接完成代扣代缴个税,开票环节完成增值税申报,企业无需承担额外操作和责任。
4. 留存合同、任务单、结算记录等备查资料
确保在面对税局稽查、会计审计时,能提供完整用工与支付链条,规避企业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风险。
四、灵活用工支出“有票”,才能真正算合规
不少企业误以为只要业务真实、付款到账就“合法”,但在税务层面,发票是合规的“唯一通行证”。只有具备合法发票,才能做到:
入账有依据;
抵税有凭证;
报销有流程;
稽查能应对。
灵活用工模式本身并不违法,违法的是没有合法票据和税务处理的“影子操作”。
往期回顾
薪酬外包得好处?